2025
九月
02
【圣经问答】| 户籍纪25-26章
《户籍纪》第25章 问答
主题:以色列人在培敖尔犯罪与丕乃哈斯的嫉恶如仇
1. 问:以色列子民在史廷犯了什么罪,惹起了上主的忿怒?
答:以色列人在史廷时与摩阿布女子行淫,并接受她们的邀请,参与朝拜外邦神祇“巴耳培敖尔”。这是严重违反十诫中“不可崇拜别神”的诫命,是对上主盟约的背叛。因此,上主向以色列子民大发忿怒。
2. 问:巴耳培敖尔是谁?这崇拜行为为何如此严重?
答:“巴耳培敖尔”是摩阿布人崇拜的一个地方神祇,代表淫乱与偶像崇拜的结合。在圣经中,拜偶像常与性放纵连结,是对以色列与上主之间神圣盟约的极大亵渎。以色列归依此神,就是在灵性上“行淫”,背弃了对真天主的忠诚。
3. 问:上主怎样吩咐梅瑟处理这场信仰危机?
答:上主命令梅瑟将犯罪的首领在光天化日下悬挂处死,以平息上主的忿怒。这种公开的惩罚,象征将罪恶从选民中除去,也是为了警戒众人,保守圣洁的子民身份。
4. 问:丕乃哈斯在这事件中做了什么,使灾祸止息?
答:当梅瑟和百姓在会幕前痛哭时,有一名以色列男子大胆地带着米德杨女子进入卧室。丕乃哈斯看见后,立刻拿起长枪刺杀了两人,表现出对天主的嫉恶如仇。此举立即平息了灾祸,因为他显示了对天主圣名与盟约的热忱。
5. 问:丕乃哈斯的行为是否过于激烈?为何天主却赏报他?
答:丕乃哈斯的行为虽激烈,却是在非常时期对抗公然的亵渎与罪恶。他的行动是出于对天主的热忱与公义之心。天主称赞他“嫉恶如我”,并与他立下“平安的盟约”,赐他与其后裔永享司祭品位。这是对神职的重申,彰显司祭不仅负责祭献,也要维护信仰的纯洁。
6. 问:此次灾祸共有多少人死去?这对以色列有何警示?
答:此次因上主忿怒而造成的灾祸,共有二万四千人死亡。这是对全体以色列民的严重警醒,表明违背盟约的后果极其严重,也强调信仰的忠诚与行为的重要性。
7. 问:那名带米德杨女子的以色列人是谁?他有何身份?
答:他名叫齐默黎,是西默盎支派撒路的儿子,是族中的一位首领。这显示出连支派领袖也陷入罪中,说明罪的腐化力已经渗透到领导层,因此更需清除与惩治。
8. 问:米德杨女子是谁?她在事件中扮演何角色?
答:她名叫苛次彼,是米德杨一个部落酋长族尔的女儿。这表明,这场堕落并非偶然,而可能是米德杨人有意识地用美色与偶像崇拜,引诱以色列人陷于罪中,是一种“属灵的战争”。
9. 问:上主在事件结束后又如何吩咐梅瑟?
答:上主命令梅瑟围攻并打击米德杨人,因为他们用“诡计”欺骗并引诱以色列人陷于罪恶。这是要彻底铲除罪恶根源,也是为了保护以色列的圣洁与信仰。
10. 问:这段历史对今日信徒有何属灵意义?
答:此章提醒我们,背离真天主,参与偶像崇拜(哪怕披着文化或人际关系的外衣)是极为严重的罪。作为新约的选民,我们也蒙召守忠于基督的盟约,抵抗世界的诱惑、肉身的情欲和灵性的妥协。丕乃哈斯的榜样也激励我们,以圣洁的热忱维护信仰的纯洁,必要时甚至要作出果断行动以保卫教会的尊严。
《户籍纪》第26章 问答
主题:第二次登记与信仰的传承更新
1. 问:这次登记发生在什么时候?目的是什么?
答:这次登记发生在培敖尔事件后的灾祸结束后(参见户25),当时以色列子民即将进入许地。上主命令梅瑟与司祭厄肋阿匝尔在摩阿布旷野、约但河东岸对全体能作战的成年男子进行重新登记(20岁以上),目的是为预备分配应许之地,并为即将到来的征战作好组织准备。
2. 问:为什么需要重新登记一次?第一次登记在哪进行?
答:第一次登记发生在西乃旷野(户1章),当时是为了军事编组与组织会幕。此次登记的目的不同,是为了进入许地前重新确认新的一代。原来出埃及登记的第一代因在旷野中不信,被天主惩罚而灭亡,只剩下若苏厄和加肋布两人(户26:65),其余皆为新一代。因此,这次统计是信仰与使命的更新标记。
3. 问:此次登记的总人数是多少?与第一次相比如何?
答:这次登记的总人数是601,730人(户26:51),与第一次登记的603,550人(户1:46)相比略有减少,但整体相差不大,显示天主对以色列的保存,即使在旷野四十年的审判中,仍使民族兴旺。
4. 问:在这些支派中,有哪些特别值得注意的细节?
答:
勒乌本支派被提及其首领达堂与阿彼兰曾参与科辣黑的叛乱,遭天主惩罚吞灭(26:9-10),是对后人警戒的记载。
责罗斐哈得的女儿们被单独列出(26:33),预示后文中有关女子承继权的立法(户27章)。
肋未支派再次强调没有土地分配,而是全职服务上主的职分(26:62),与以色列其他支派不同,凸显圣召的分别性。
5. 问:分配土地的原则是怎样的?
答:天主吩咐梅瑟,土地的分配要根据登记人数的多寡进行分配(26:53-54),以公平为原则。但也需借着抽签确认每支派具体的领地(26:55-56),显示天主的主权与人类责任的合作。
6. 问:肋未人的登记有何特别之处?
答:肋未人只登记一月以上的男子(26:62),人数是23,000人,不列入可上阵者人数,也不在土地分配名单中。他们因肩负礼仪与会幕服务职务,是属神之民中被特别分别为圣的一支。
7. 问:这次登记的人中,有哪些是出埃及时的幸存者?
答:天主亲自宣告(26:64-65),从前在西乃旷野第一次登记的那一代人,全都死在旷野中,只剩下加肋布与若苏厄两人幸存。这再次应验了天主的审判与许诺,也强调信德的宝贵与顺从的果效。
8. 问:这次登记对以色列民族与今日信徒有何属灵意义?
答:这次“再行登记”不仅是一次人口普查,更是:
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启;
信仰更新的象征:旧一代因不信而倒毙,只有忠信者得以进入应许之地;
使命的再确认:新一代蒙召继承祖先的信仰,准备履行占领应许地的使命;
对今日信徒而言,提醒我们要常作属灵“登记”,更新信德,忠于天主召叫,才可在属神的产业中有分。
9. 问:在教会的眼光下,这章如何与圣洗、圣召相连?
答:
此次登记象征天主的“点名”或“召选”,在圣洗中我们也被“记录在生命册上”;
各支派的数目也表明教会团体的组织性与共融性;
肋未人的分别预示着圣召生活(司铎、奉献生活者)在教会中的角色;
我们也如新一代以色列人,蒙召进入“属天的应许之地”,即永恒的国度。
